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路径探究(3)

时间:2014-04-25 15:54 点击:
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一)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产业链演化轨迹,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企业提供适应环境和获得生存的独特机会。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制定政策,形成崇尚知识、尊重

  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一)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产业链演化轨迹,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企业提供适应环境和获得生存的独特机会。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制定政策,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在创新过程中能够做到抢占先机并容忍失败。创业公司通过员工持股等方式来激励和改造员工,从而带动园区产业集群的调整。加大对创业企业投资力度,通过税收和补贴等优惠政策引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制定灵活的政策,鼓励创新,容忍失败。通过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打破传统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思维定势,使高新区自身成为吸引资源的根源,提升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并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高新区应引进具有竞争优势和巨大资源的跨国公司,吸收其先进技术,并围绕本区特色产业形成集群或特色产业链。结合区域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正确规划园区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损耗小附加值高的产业,凸显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知识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不仅要实现高新区外在集群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更重要的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结构效应,实现良性循环。园区综合效应提升后,园区外在效应便成为吸引企业的真正招牌。

  (三)吸引创新人才集聚

  没有大规模高端专业人才的持续集聚,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强力支撑,就没有一流的高新区。企业和企业家要实现长远明确的目标,就要与当地大学合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中介结构的作用,加大对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培育吸引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机构落户园区,促进园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促进大学及高端人才与园区合作的组织,实现产学研联盟良性互动。

  (四)规范园区管理模式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额度上,更重要的是将项目成长、创新企业和产业链有机对接起来,实现创投供求规模上匹配、结构上耦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如知识产权保护等),运用约定俗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强调诚信和沟通重要性,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促进企业组建合作团队。建立适合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园区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将经济贡献小且发展前景小的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或产业融合,规范开发行为,调控建设进程。

  结论

  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通过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的模型图,在国内外高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路径。但是,国家高新区产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空间集聚、知识和技术的互动下,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相互联合,才能产生集聚效应,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辐射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满凤,李圣宏.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效率比较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3.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科学出版社,2010

  4.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5)

  5.欧广军,孙骞,刘思云等.基于DEA分析的国家高新区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

  6.王缉慈.中国产业园区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规划师论坛,2011,27(9)

  7.滕堂伟.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研究—世界一流科学园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