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2)

时间:2014-07-11 13:54 点击:
(二)异方差检验 为确保模型的可靠性,本文对该模型进行怀特(White)检验以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检验后可得: e2=3.102+3.607lnX1+0.168(lnX1)2+ (1.44) (1.07) (0.09) 8.228lnX2+4.078(lnX2)2+6

  (二)异方差检验

  为确保模型的可靠性,本文对该模型进行怀特(White)检验以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检验后可得:

  e2=3.102+3.607lnX1+0.168(lnX1)2+

  (1.44) (1.07) (0.09)

  8.228lnX2+4.078(lnX2)2+6.851lnX1lnX2

  (1.65) (1.44) (1.59)

  R2=0.5634

  各参数的t检验都不显著,但:

  nR2=16*0.5634=9.014

  α=5%下,临界值 χ20.05(5)=11.07,很明显9.014<11.07,故接受原假设,即(1)式所表示的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三)序列相关性检验

  为防止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增加模型可信度,本文将采用DW检验法 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由OLS模型可得:

  D.W=1.607939

  取α=5%,由于n=16,k=3(包含常数项),查表得:

  dL=0.98, dU=1.54

  由表1知,dU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以下结论: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变动会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且与之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会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并扩大农村金融规模

  本文实证分析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便是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呈负相关关系,因而要加大当前农村紧缺的资本的供给。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在控制资金外流的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货币的投放;另一方面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倾斜,鼓励金融组织对农村在资金支持上加大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以服务“三农”为目的的农业保险体系,以降低农户借贷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增加正式借贷总量。

  (二)提高农村金融中介效率

  1.鼓励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完善竞争机制。地方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建立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发挥其农户信息掌握更完整,经营机制更灵活的优势,提高金融服务发展效率,直接为“三农”服务。

  2.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包括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企业和农户缺乏有效资产抵押等问题,这是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倡导,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建立针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和档案制度等措施,从而规避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时给其自身带来的风险。第二,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与农村企业法律意识。第三,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增加农户资产。政府应该加快农民的土地流转实现的步伐,让农民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资产,确保农民可以以土地作抵押,更及时的获得所需资金。

  3.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农村金融中介是独立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外的第三方,应承担起在两者之间搭建桥梁的职能,通过金融中介收集和供给各类金融市场信息,促成借贷双方达成交易,从而使金融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1.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三类金融组织职能划分不清,业务相互交叉,利益相互冲突,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整体效应。因此,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应立足长远,真正承担好政策融资的职能,重点是为农业基础设施、粮棉重点农产品以及扶贫等风险大、周期赢利水平低等特点的项目做好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加强对农村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其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2.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能力。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作为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应抓住客户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在借贷制度和产品服务上创新。一方面,进行借贷制度创新,在保证金融安全的情况下,放宽限制,简化借贷手续,使农户贷款特别是农户的生产性贷款方便、快捷、及时;另一方面要开发新业务,围绕客户需求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金融服务,增加盈利渠道,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竞争的有力手段。

  3.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目前,民间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其对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组织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也要大力规范其运行机制,确保其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纯彬,桑铁柱.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理论与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

  2.钱水土,周永涛.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4)

  3.苏静,胡宗义,朱强.非正规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7)

  4.陶珍生.我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

  6.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2)

  7.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8)[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蔡.探索适应经济发展的公平分配机制[J].人民论坛,2005(1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