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供应链演化研究

时间:2014-07-11 14:48 点击:
内容摘要: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供应链的演化过程,得出供应链的演化与生态系统的演化有诸多共性。文章认为在供应链演化过程中,需要尤为关注供应链的生态平衡、种群演化与适者生存;保持供应链长期稳定性和竞争力,需要建立一个有着良好运营机制、学

  内容摘要: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供应链的演化过程,得出供应链的演化与生态系统的演化有诸多共性。文章认为在供应链演化过程中,需要尤为关注供应链的生态平衡、种群演化与适者生存;保持供应链长期稳定性和竞争力,需要建立一个有着良好运营机制、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系统 供应链 种群演化 生态平衡 适者生存

  供应链与生态系统

  供应链是由核心企业及上下游相关经济体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由于人是供应链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学习、模仿、决策等行为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供应链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演变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由供应链的定义可知,其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

  由于经济行为的类生态性,学术界早在20多年前即开始利用生态系统理论解决经济学问题。1993年,美国组织战略学家Moore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运用在组织研究上,认为单个企业应该将自己定位成生态系统中的特定组成部分,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Costanza(1997)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估计了16个生态群落的经济总量,发现在考虑生态服务的支付价格之后,大宗商品结构、工资、利率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李强等人(2012)根据企业价值共享和价值创造的角色错位和连接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了五种商业生态系统战略组合模型。由于供应链是在供需关系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网络性质,因此自供应链理论的诞生开始,关于它的演化特征的研究层出不穷。王玉燕等人(2008)利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逆向供应链在企业中的应用,发现只有在逆向供应链能带来额外收益的情况下,市场才会慢慢接受逆向供应链;针对绿色供应链这一准公共产品,申亮等人(2008)借助产品差异化模型,利用演化博弈论研究了政府激励机制下的绿色供应链演化模型,得出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合适的“有效补贴”,以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从竞争和发展角度看,供应链与生态系统具有相当多的共性特征。供应链上的管理活动注重供应链各成员的竞争演化、信息共享与协调发展,注重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渐变过程。商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也阐释了各商业物种的演化特征。此外,近年来企业供应链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单链式结构向多链条的横向一体化趋势演进,呈现出系统化、复杂化特征,这与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错综复杂的群落关系非常相似。因此,利用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复杂供应链的演化,不仅可以利用生态学已有的成熟理论解释供应链的演化,在一种新的视角下审视供应链的特征,也为预测、改善供应链的合作机制、竞争水平、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

  供应链网络生态平衡

  在供应链演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是组成供应链的企业个体,即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企业个体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态位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生物单位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供应链中的个体,由于生态位的不同,按照供需关系形成了一条条完整的食物链。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由于在供应链上的强势地位,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价、分析、管理来进行采购行为,供应商继续向下级供应商采购,层层采购主体之间构成了捕食食物链;某些中小企业依靠供应链上的大企业生存,层层依附关系构成了寄生生物链;逆向物流和原材料再生工厂的存在,又构成了腐食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的食物链,食物链之间构成了复杂的捕食关系网。同样在供应链中,一个供应商可能为多个企业提供产品,一个企业也可以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商品,不同的供应链之间互相交叉影响,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供应链网络。

  一个稳定的供应链网络,应该是一个生态平衡的网络。供应链网络上的个体、种群、环境之间,应该存在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就意味着在供应链发展的成熟阶段,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应该趋于相对稳定,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通过竞争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在供应链网络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供应链成员之间共同完成价值创造、增值,实现信息共享、利润共享,主宰型企业、骨干型企业和缝隙型企业之间关系平等。为实现供应链网络的生态平衡和协同发展,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超越利润,成为企业的首要关注焦点,并且尤为看重这种协作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就意味着供应链上的物质流动应尽可能实现循环再生,做到生态供应链、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种群演化

  供应链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在供应链中位置的改变,使得供应链成员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在组织内部发生基因突变,实现供应链个体的演化。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常常出现大量个体的区域性聚集或行业性聚集,企业之间呈现出种群特征,出现供应链种群。大量个体演化推进了种群的演化,在企业内部演化的同时,由于企业之间合作、竞争关系的不断进行,不断地剔除不符合本供应链发展的企业、流程,改进管理缺陷,消除过程瓶颈,引入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并且由于种群的存在,有利于个体之间优秀基因的重组、传播,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演化。

  由于供应链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因此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其演化进程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自然选择导致的适者生存,使得大多数生态系统需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供应链种群的演化也是这样。

  (一)供应链种群诞生阶段

  进化论将有机分子合成为生物单体并进一步变成生物聚合物的过程视为生物演化的第一阶段。在供应链的演化过程中,家庭作坊组成了供应链最原始的细胞,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形成,原始细胞聚拢,形成区域性、行业性集群,各种集市和专业化合作社的出现意味着供应链种群的萌芽。

  (二)供应链种群成长阶段

  随着原始生产细胞的聚集,初步区域群落形成,供应链种群不断壮大,组织结构趋于复杂,向着更稳定、更强壮阶段进化,进入了成长阶段。种群通过对外扩张、内部进化、功能分工等,实现个体和网络的双重强化。在这个阶段,种群成员逐渐增多,群体竞争力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着频繁的基因重组和人工选择,抗风险能力增强,供应链种群不断成长。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