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组 60 25.3±4.2 12.9±2.8 9.0±2.1 5.8±4.0 对照组 60 28.1±6.3 15.8±3.0 11.6±2.6 6.7±3.9 t 4.96 11.87 12.53 7.97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长,已然成为了威胁我国公民生命健康与安全的主要疾病。在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学基础上产生急性心肌缺血即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上患者会表现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应症状[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医学界研究的关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已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也是治疗患者、改善预后的一个重点[10-11],有些从业经验少的护理人员往往会由于护理年限短,使得在临床上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时会无从下手,不能积极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并且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降低[12]。 20世纪末,美国的临床护理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CNP)[13],其具体内涵是医护人员针对一种疾病的临床护理特点和与其他病的区别,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促使护理人员由患者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患者的主动护理,令临床护理的操作程序更加规范化[14],克服传统护理模式中存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大的弊端,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效果,让临床护理的工作和操作更有预见性、计划性以及针对性[15]。在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方法,经过对比后发现在抢救进入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缺血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实施优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争取更多抢救时间、提前开始抢救、缩短住院时间和患者缺血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优化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抢救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Hoekstra J,Cohen M.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 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2007 ACC/AHA guidelines[J].Int J Clin Pract,2009,63(4):642-655. [2] 沈莹,张学萍,马小艳,等.以病因分型定义对419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27-229. [3] 董蔚,杨庭树. 2011年欧洲心脏学会《非ST段持续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指南》解读[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4):330-331. [4] 陈娟娟,翟晓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30-231. [5] Cheah J.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inical pathwayprogramme in an acute care general hospital in Singapore[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10,12(5):403-412. [6] 胡靖,董秋立.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46-48. [7] 潘唐远,潘承玲,杨小玲.急性心肌梗死18 例早期活动的临床观察[J].内科,2009,4(1):62-64. [8] 樊君娜.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7(1):23-25. [9] 盛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临床护理路径选择与实施[J].大家健康,2013,2(7):43-44. [10] 孙文峥.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4(6):221-222. [11] 黄海英,赖桂凤,覃艳,等.优化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PCI 术患者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4,2(35):1058-1060. [12] Bassand JP.Management of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shift in the paradigm[J].Chin Med J (Engl),2012,121(1):3-5. [13] Cheah J.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inical pathwayprogramme in an acute care general hospital in Singapore[J].Int JQual Health Care,2000,12(5):403-405. [14] 杨晓燕,龚培丽,王琳,等.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6(3):275-276. [15] 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0,22(9):2355-2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