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临床研究(2)

时间:2015-03-26 09:59 点击: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A组 68 131.452.9 247.651.4 15.262.18 29.111.64 4.22.1 研究B组 68 132.547.3 211.942.7 15.312.04 24.261.58 4.11.8 t 0.1278 4.4055 0.1381 17.562 0.2981 P 0.4492 0.0000 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A组 68 131.4±52.9 247.6±51.4 15.26±2.18 29.11±1.64 4.2±2.1
  研究B组 68 132.5±47.3 211.9±42.7 15.31±2.04 24.26±1.58 4.1±1.8
  t 0.1278 4.4055 0.1381 17.562 0.2981
  P 0.4492 0.0000 0.4452 0.0000 0.3830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研究B组 68 37/31 56.9±4.8 6.2±4.8
  研究A组 68 35/33 57.1±5.2 6.3±6.1
  x2/t 0.1181 0.2331 0.1062
  P 0.7311 0.4080 0.4578
  立即给予其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并给予多索茶碱(瑞阳制药有限公司,H20052239)实施平喘治疗,单次剂量为0.2g,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H13022474)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静点2次;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沈阳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20050242)实施化痰治疗,每次剂量60mg,兑入生理盐水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静点2次,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平喘治疗,每掀剂量为50μg/250μg,每日用药2次。
  1.2.2 研究B组 本组给予基线治疗。
  1.2.3 研究A组 本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辅以噻托溴铵粉(勃林格殷格翰,H20100194)吸入治疗,单次用药剂量为18μg,每日治疗1次。合计住院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期6个月。
  1.3 疗效判定及研究指标
  1.3.1 疗效判定[3] (1)显效:气急、气促和喘息等典型症状和体征截至随访期结束基本消失;(2)有效:气急、气促和喘息等典型症状和体征截至随访期结束发作频率显著降低,疗程结束后仍需用药维持。(3)无效:气急、气促和喘息等典型症状和体征未显著缓解、未缓解或恶化。
  1.3.2 研究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FEV1与FVC的比值、支气管扩张试验中FEV1提升绝对值[4]、圣乔治呼吸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5]。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哮喘急性发作平均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A组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研究B组的60.2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B组 68 22 19 27 60.29
  研究A组 68 41 21 6 91.18
  x2 19.194
  P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比较
  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PEF及FEV1/FVC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研究A组优化幅度显著优于研究B组(P<0.05)。详见表3。
  2.3 两组FEV1支气管扩张试验增加绝对值、圣乔治评分及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FEV1增加绝对值、圣乔治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研究A组优化幅度显著优于研究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