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新辅助放化疗的常用药物 新辅助放疗虽然能够减少局部复发率、增加保肛率以及具有肿瘤降期的功能,但在肿瘤全身性扩散的控制上作用微乎其微。若能有效与全身性化疗联合,不仅能限制肿瘤远行转移与扩散,还能强化放疗敏感性,是新辅助治疗中的重要方式。新辅助化疗传统应用的是单药5-氟尿嘧啶化疗,但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化疗药物涌现出来,包括希罗达、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以及伊立替康等药物的出现,让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完全病理学缓解率从9%~29%增至19%~37%。 2.3.1 希罗达 希罗达属于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类药物之一,能够借助机体内的胸苷磷酸化酶转化成5-氟尿嘧啶时产生的抗肿瘤效果。我国近期具有某项研究显示[9],在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过程中联合服用希罗达,能够有效实现肿瘤降期、增加手术切除率以及保肛率。 2.3.2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属于第三代粕类抗癌药物之一,该药物作用机制是将DNA设为靶点,限制DNA的复制,导致肿瘤细胞灭亡,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以及敏感性。 2.3.3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属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之一,该药物能和DNA拓扑异构酶Ⅰ产生稳定复合物,DNA重连步骤受到特异性的限制,导致DAN单键断裂而出现不可逆损伤,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能够增加病理学缓解率,达到22%,同时还能对远行转移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2.3.4 靶向药物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靶向药物进入人们眼球,有一定前期试验表明[10],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提高放化疗治疗效果,通过把分子靶向药物应用到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有部分报道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以及5-氟尿嘧啶应用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病理缓解率,同时不会增加急性毒副反应。K-ras基因野生型的直肠癌病理应用西妥昔单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等优点。对于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正在深入研究。 3、新辅助治疗联合保肛手术治疗 3.1 短疗程放疗方案 此方案由“瑞典直肠癌研究”提出,该方案总剂量为25Gy,一天5Gy,持续放疗5天时间,一个星期后予以手术。该方案方法简便,不会显著增加手术时间,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能有效限制术后局部复发,但未能让肿瘤降期降级。因其在放疗结束短时间内就予以手术,肿瘤还没有得到完全萎缩,因此在对于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以及保肛率上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同时还容易出现手术有关并发症以及合并神经放射性损伤,包括术中出血、吻合口瘘、会阴部切口愈合状况不佳以及难以较好恢复排便功能等。 3.2 长疗程放疗方案 该方案总剂量为45~50Gy,一天为1.8~2.0Gy,持续放疗5个星期,结束放疗4至8个星期后予以手术。有研究表明,此方案可以让肿瘤有效降期降级,增加保肛率、长期存活率以及局部控制率。但是对于患者肿瘤放疗不敏感时,长期放疗有可能延误手术时机。 3.3 新辅助治疗联合保肛手术治疗疗效 新辅助治疗联合保肛手术能够有效对术后发生的淋巴转移进行控制、增加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增加保肛率以及有效减少局部复发率。有人在研究中指出,通过新辅助治疗术后标本中的淋巴结阳性率以及总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从而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术后淋巴结转移。新辅助治疗后会缩小肿瘤体积,增加肿瘤下缘和肛缘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治疗直肠癌患者过程中,不能由于新辅助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而忽视外科手术的重要性。新辅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实现局部肿瘤降期,但由于延迟了手术,可能提高远处转移风险。因此,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应当合理联合应用新辅助治疗与保肛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方赤波,林东华,吕丹琳等.新辅助治疗合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4,09(15):254-255. [2]贺赛奇,谭曙光.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1):74-76. [3]丁卫星,陈春球.微创外科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17(3):215-219. [4]谭彬斯,罗海军,卢志文等.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回顾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3):494-495. [5]王仲照,周志祥,毕建军等.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系膜切除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8):910-913. [6]李学德,张忠民,颜登国等.新辅助治疗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2,36(1):11-13. [7]郁宝铭.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规范化实施[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08-1009. [8]赵任,李菁.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17(3):212-214. [9]王锡山.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理念[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17(3):209-211. [10]戴冬秋,张春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6):586-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