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对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善。对保洁人员在清洁洗手间与诊疗区域地面时,未放置警示标志造成患者摔倒;未及时清除配餐间、开水间地面渍水,造成患者跌倒、摔伤,虽然多数医院已经将物业管理外包,但根据法律规定“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7 消防与放射源的管理。医院未建立有效消防监控系统与喷淋系统或疏于对消防设备进行检修与管理,且无有效的逃生通道甚至锁闭逃生通道,引起患者窒息死亡和烧伤的医疗机构应承担法律责任;放射源存放地未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使他人进入受到损害;剧毒药品或放射源被盗,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但医院不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应承担责任侵权责任。 8 网络破坏与患者信息的丢失。?黑客盗取或医护人员通过医院网络获取患者信息,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构成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责任。网络瘫痪使耽误患者的治疗,造成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9病历的管理混乱。由于病历贮存条件较差,没有防霉、防鼠、防蛀的设施,造成病历的损毁,使医疗机构无法为患者提供病历资料;擅自变卖尚在法定保存期内的病历、胶片等资料,使医疗机构不能提供患者的病历的资料,可被直接推断为医疗事故,并承担赔偿责任。 10 其它管理。太平间的管理堪忧,他人冒领患者遗体,或错误向患者家属发放其他遗体,损害了患者家属人格权力,造成患者家属精神损失。?有的医院动物实验中心与住院病房建房一起,实验动物的管理不善,逃逸的动物在逃逸期间造成患者与亲属损害,甚至导致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救护车管理不善,救护车在护送病人时,油箱漏油、轮胎暴裂,延误抢救的时间,患者在运输途中死亡,引发医疗纠纷[2]。 二、加强后勤管理的措施 1 加强教育培训 要对后勤全体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法》、《侵权责任法》、《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食品卫生法》、《环境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培训可以使用讲座、晨间交班、印发相关法律与法规手册等形式进行,使大家认识到自己是医院后勤服务质量的构成的重要要素,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 2 加强特殊岗位的人员准入 按照劳动管理的部门的规定,组织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程序员、锅炉操作工、电梯操作人员、设备维修工程师、维修电工、管工、空调维修专业的人员参加由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相关上岗资质后,方可持证上岗。此外,食堂工作人员、洗衣房工作人员需要持有健康证方能上岗。 3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报废 按照设备维护的要求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校验、强检,保证相关设备处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对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进行临床应用安全性的监测,保证医学装备在计量准确、安全防护用效、性能指标合格的条件下使用。对净化、除尘、供氧设备要定期进行相运行效果的检测,对设备实施报废制,避免设备带伤工作对医疗服务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质量监督部门要求进行年审的灭火器材、压力容器、电梯等进行质检,保障运行的安全。医学论文病案室要增加专用灭火设备、防虫、防霉设备,保证病历的安全。 4 制定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 各岗位应制定“以病人为中心”岗位管理职责,明确岗位责任,; 制定安全生产的流程与管理制度,把后勤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规避在事前预防之中,使我们的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相关岗位的员工按照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与操作,按照流程进行故障的报修、排查、处理。建立医院高质耗材质量保证制度;医疗废弃物的回收与管理制度;尸体移送过程的亲属身份的核实与签字制度;救护车出诊时车况检查制度。针对易出险的生产部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模拟法律风险发生的情况下,把不良后果消除或减少其危害所采取的计划措施[1],如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如停电后备用电机的启用、自备电源与外网供电的切换预案;如停水、火灾、放射、爆炸与剧毒试剂丢失的报告与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 定期考试与应急演练 对职工掌握应急预案的情况进行考核与考试,同时,每年应该针对后勤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应急演练。如通过进行消防演练,使全院职工熟悉消化安全常识、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知晓报警、初起火灾的扑灭方法,会使用灭火器、能按照预案疏散病人,通过自救、互救,帮助病人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