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14-12-01 11:15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神经根型脊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例患者,应用颈牵引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
  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神经根型脊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例患者,应用颈牵引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2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可以有效的减轻神经受压程度,恢复患者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字 中西医结合;神经根型;脊椎病;临床疗效;

  神经根型脊椎病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患者双侧或单侧的神经根受压或受惊导致的,其表现主要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反射障碍、感觉以及运动[1]。临床中治疗神经根型脊椎病多采用药物治疗、牵引以及中医手法的方式,我院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和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神经根型脊椎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相关检测确诊为神经根型脊椎病,排除患有颈椎骨折、肿瘤、结核以及心、肝、肺等器官性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50.78±6.1)岁;发病时间(2.4±0.7)年;对照组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47.56±6.4)岁;发病时间(2.7±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颈牵引结合西药治疗,牵引治疗:坐位,论文格式患者头部前屈,颈前倾10到20。,牵引力量从lkg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和忍受程度,逐渐加大牵引力[2],每次20min,1次/d,连续10d。西药采用氯诺昔康,25mg/次,饭后口服, 3次/d,连续服用3d。同时合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6改善患者的症状。

  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包括牵引、西药、针灸以及中药。牵引治疗和西药治疗与对照组一样。针灸:颈部4~7夹脊穴,按肩部及上肢部的疼痛部位选用以下穴位:风池、大椎、天宗、肩井、肩贞、肩颓、曲池、肩前、手三里、合谷、外关、中渚、阳溪以及阿是穴,入针后提插捻转,当患者在下针后出现麻、酸、胀等感觉后,可以食用电针治疗仪做进一步治疗,选用疏密波,20min/次,1次/d,连续10d[3]。中药处方为:当归10g,葛根18g,黄芪18g,白芍12g,桂枝12g,姜黄10g,丹参10g,秦艽10g,防风12g,全蝎5g,甘草7g[4]

  ,湿盛着加苍术、薏苡仁,偏风寒者加细辛、附子,每日1剂。

  1.3数据处理

  选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