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时间:2014-11-14 10:57 点击:
摘 要 博物馆数字化是近年来的博物馆发展趋势,是将传统展览方式与数字化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并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呈现在观众面前。数字化的博物馆拓宽了传统博物馆的服务时间和空间,也凸显了博物馆原有的信息化特征。不过,数字网络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目前还
  摘 要 博物馆数字化是近年来的博物馆发展趋势,是将传统展览方式与数字化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并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呈现在观众面前。数字化的博物馆拓宽了传统博物馆的服务时间和空间,也凸显了博物馆原有的信息化特征。不过,数字网络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良的地方也不少,理性思考博物馆数字化,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加妥善的解决其中的问题,更好地保护和延续博物馆所蕴含的文化。

  关键词 博物馆;数字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01-02

  1 博物馆数字化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博物馆虽然给观众参观和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解决。

  1.1 观念与人才对数字化博物馆的制约

  数字化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发展和成长都离不开新的观念和思想的指导,与此同时,陈旧的观念会对新兴事物的良好发展形成制约,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落后的观念对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阻碍颇多。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在传统社会中,军事独裁控制往往能够快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在目前阶段,经济和政治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过,这种促进源动力将来可能将要让位于文化。尽管这种说法可能存在偏颇,但是已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论文博物馆是弥补人们传统文化的严重不足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国的人均博物馆数量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平均每千人就拥有一个博物馆,而在我国,50万人才能共享一个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和文化的落后,更关键的是在于人们的观念没有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国家把经济发展摆在了首要位置,却忽略了与人民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博物馆建设工作,此外专业人员的落后观念也表现其中,正是这些落后观念致使一些人员存在着封建私有与狭隘的思想,阻碍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1.2 网络硬件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网络传输直接影响着数字化博物馆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目前我国网络传输存在着隔阂,各博物馆之间的信息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在我国的大多数博物馆网站页面上,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张图片,这根本起不到任何宣传作用,反而会让人们对博物馆的数字化产生误解,带来负面影响。我国目前的网络资源的发展和网络平台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碍数字化博物馆的借口,我们应当利用有限的技术资源,完善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博物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馆藏资源,满足大家的文化需求。

  2 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

  博物馆数字化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自动化办公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内网系统和外网系统。在运行方面,数字化博物馆分为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对内包括对博物馆局域网进行数字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包含自动化办公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和藏品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外则利用互联网便捷的沟通优势,实现和其他数字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共享,通过网站形式对外界大众提供馆藏资源的查询、阅读和下载等服务。通过以上两种数字化手段,可以有效的将实体博物馆和数字虚拟博物馆有机结合,实现数字博物馆的职能。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