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而经济全球化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多样性的减少,在保护性开发中,要抓住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保护对策,扩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保护其多样性。 【关键词】 全球化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性开发 广西历史悠远、民族多样,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以壮族人口居多,多年来形成了以壮族文化为主体,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区域民族文化特点。广西各个民族不仅创造了数量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广西各少数民族创造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涵盖了民间文学、戏剧、舞蹈、音乐、传统手工技艺、医药、民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的民俗游艺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内容丰富。新时期以来,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面临消失或濒临消失的困境,因此必须理清广西非物质遗产本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广西实际的有效措施,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个特点,非物质性、民间性、活态性、传承性、创新性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有特点,而由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 1、民族性特点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是骆越民族的发祥地。主要以壮族为主,还有汉、瑶、苗、侗等多个民族,长期以来,生活在广西这片天地上的12个世居民族与其他多个民族相互交融,不断发展,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也区别于同个民族在其他地区的民族特色,这就更加凸显广西自身浓郁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如壮族的布洛陀、嘹歌、多声部民歌、壮族歌圩、壮剧、壮医药、壮族天琴、师公舞等传承了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瑶族的盘王节、密洛陀、蝴蝶舞、瑶族服饰等则是广西瑶族文化遗产的代表;苗族系列坡会群、德峨苗族跳坡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京族哈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那坡彝族跳弓节等广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也是他们对传统生活的追求和延续,是自身民族特色的集中代表和突出表现。据笔者统计,广西现有的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当属少数民族代表作的有26项,占相应级别总量的7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全国40%左右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优势地位十分突出。 2、多样性特点 由于地域条件、生存环境、群众基础的不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异彩纷呈、种类繁多的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多样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劳作生活技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气息,就形成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基本种类来说,在民间文学方面,广西有布洛陀、密洛陀、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壮族嘹歌、合浦珠还民间传说、刘三姐歌谣、布洛陀、桂林山水传说等,包含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等类型;民间音乐方面有高沙锣鼓、瑶族蝴蝶歌、广西八音、那坡壮族民歌、侗族大歌等;民间舞蹈有田林瑶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壮族春牛舞等;传统戏剧有邕剧、侗戏、壮族师公戏、壮剧、彩调、采茶戏、桂剧等;曲艺方面有桂林文场;杂技与竞技方面有壮族抢花炮等;传统手工技艺有毛南族花竹帽编织、钦州坭兴陶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壮族织锦技艺等;有壮族民间医药、瑶族医药、梧州龟苓膏等传统医药;还有跳岭头、梧州龙母诞、瑶族祝著节、宾阳炮龙节、靖西壮族端午药市、壮族铜鼓习俗等民间习俗活动。种类多样、风格各异,几乎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型。 3、独特性特点
广西具有沿边、沿江、沿海等区域特点,而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地方的区域特点和文化特性,凸显了其独特性。京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兴市境内的“京族三岛”,京族的哈节、独弦琴艺术都是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产生与沿海的地理特征、与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渊源关系,以及与当地的壮族、汉族长期共同生活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其民族文化特色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毛南族、仫佬族也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而且也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也独具特色,毛南族肥套、花竹帽编织工艺、仫佬族依饭节、古歌、刺绣技艺、舞草龙等都是他们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各族人民极其宝贵的共同财富。同时广西沿边的特点又使得广西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相邻的越南是共同拥有的文化,许多文化遗产是他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这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的一个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