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克思的成本补偿理论,每次收回的固定资产价值应该与实物磨损相一致基本上达到更新和补偿的作用。我国目前有些企业推行的平均年限法,没能使折旧资金得到足额补偿。即使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继续使用陈旧设备,也会因生产工艺落后,能耗大而影响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竞争能力。加速折旧则可弥补其不足,并能及时获得更新设备的资金。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可以促使企业更新设备,推动社会进步 工、商、金融、邮电、交通运输等部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部分机器设备因产业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企业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法,可尽快将资产成本分摊完毕,减少因机器设备提前更新所造成的损失,这样的折旧不仅得到固定资产磨损的补偿,还实现了马克思提出的积累作用。 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有利于保护企业利益 固定资产在其投入使用的初期,生产效率较高,能给企业带来较多的收入,因而在这个时期应多提些折旧。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效率逐渐降低,产生的收入相应减少,与其相对应提取的折旧就应减少。这样做,完全符合收入与其相应成本、费用的配比原则。会计核算中的稳健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在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应充分估计可能承担的损失和风险,并力争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因而加速折旧的实施,可以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这样能减少甚至杜绝企业的损失。 4、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的时代经济,企业迫于市场不得不把许多设备和机器提前报废,这就会形成大量的无形损耗。减少以致避免这种无形损耗给企业带来损失的方法,就是加速折旧法。采取加速折旧还可以尽快收回资金,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购置或开发新型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加速折旧可以使折旧费用尽快进入成本,分散风险;以及尽快转化为资产,增强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风险机制的形成。 5、加速折旧能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 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增加了当期的成本费用,相应也减少了收益,从而减轻了企业前几年的所得税负担。这也就是说用加速折旧法延迟了所得税的交纳时间,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考虑,为企业争得了一定时期的无利息贷款,对于一些税负过高的企业来说,也部分缓解了资金供应紧张的矛盾,有利于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时降低了筹资成本,这对企业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黄爱美:浅谈加速折旧法在我国固定资产折旧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09(29). [2] 肖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助力企业转型升级[J].中国会计报,2014(10). [3] 国新: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N].中国税务报,2014-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