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国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随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涉及到各个阶层,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成为一个广保障、高福利的国家。2003年初施罗德政府开始酝酿“2010年议程”的改革计划,并于2004年全面启动该项计划,大幅度地改革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削减社会福利保障,包括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政策进行改革,构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在医疗领域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增强公民个人医疗的自我责任感意识,规定只有领过失业保险津贴者方能领取失业救济金。二是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包括调整解雇保护政策,设立个人服务代办处和职业介绍中心,鼓励自主创业,允许从事“微型”工作、重点关注长期失业者等。此后的默克尔政府基本延续了上述政策,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根据形势需要适时推出“短时工作制”,不仅保障了私人消费能力,而且在经济好转、订单重新出现时企业能有足够的高技能工人。 德国上述被称为“经济节制主义”的社会保障改革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责任,在分配制度上通过政府的干预克服收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促进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德国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重新激活了德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不管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还是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济层面受的消极影响比其他福利国家要小得多。不可否认,德国在经济发展表现逆势而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动推进和全方位实施的社会保障改革。 (三)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希腊实行的全面福利制度对于维持社会和平和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长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增长放慢和公共税收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遇到困难;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出现了问题;较高的福利保障影响到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客观上形成“养懒罚勤”的逆向激励效果,主动失业群体也日益庞大,社会保障的高福利性对希腊经济长期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但由于社会保障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且希腊没有相对有效的民主制度集中控制社会进程,因此希腊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改革举步维艰。为了维持超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高福利制度,希腊不得不负债运转,最终导致积重难返,长期积聚的高赤字、高债务风险迅速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希腊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不断地发生以反对削减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改革为诉求的全国性大罢工。希腊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障隐形债务逐步显性化拖垮经济发展,理应作为“危机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改革反而成为触发经济社会危机的导火线。 两国实践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从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发展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增长潜力是否强劲,不仅要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状况等经济发展指标情况,还要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社会福利开支及增长趋势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大体均衡或总体上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有可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发展就缺乏后劲或者说是不可持续的,过度的社会保障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建立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正处于建立完善期,将社会保障框架建立与改革完善一并进行,其目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要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障与个体消费及总体消费、短期经济增长率及长期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这一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从而有效疏通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内需的机制。要加强对提高居民预期未来收入、当期实际收入以及居民消费倾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投入,有重点地选择提高预期未来收入保障措施,提高居民总体消费的民生保障支出。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廉租房、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扶贫开发等的投入,发挥社会保障的消费乘数效应。 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社会承受力较差、企业竞争力较弱,社会保障水平不能过高,要在重视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积极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刚性和不可逆性决定社会保障要慎重,特别要处理好福利水平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更适合走循序渐进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即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灵活调整福利支出,积极稳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在兼顾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完善我国核心期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盈华.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孙守纪.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的社保改革.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丁纯,李君扬.未雨绸缪的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