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2)

时间:2016-10-15 10:29 点击:
5.没有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要求新任青年教师助课,一般是青年教师听一位或者几位老教师的课程,由老教师领着走,然后再讲自己的课,期望能起到带教的作用,但青年教师只是为了听课而听课

  5.没有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要求新任青年教师助课,一般是青年教师听一位或者几位老教师的课程,由老教师领着走,然后再讲自己的课,期望能起到带教的作用,但青年教师只是为了听课而听课,并没有认真地研究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二、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高等学校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根据青年教师的个人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有重点的培养与实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高校教育工作是“树人”的工程,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就必须要求青年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坚持引导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加强责任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争做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

  2.增加教学在各类考核中的分量。针对很多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更加合理的考核计划,突出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增加教学在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等方面的分量,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地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

  3.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机制。首先,要加强岗前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除学校有关的制度、文化外还应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等;其次,对从事实践工作的青年教师,组织老师到相关企业实训,使青年教师系统的了解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请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专家为其进行培训,这样可以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从简单的感性理论上升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论认识。

  4.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首先,青年教师入校后,可由教研室为其指定“导师”,让青年教师在入校的一年或者两年内必须长期跟随导师完成教研室相关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听课、助课等教学任务,通过听课使自己相关知识的深度及广度不断扩展;其次,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逐字逐句地通读精读本专业的教材及相关文献,集体讨论,使得青年教师能深刻体会教材的内涵及精髓,从而对本专业的理论体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使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系统化。

  5.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比赛。学校组织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大赛,搭建青年教师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教风教态、教学技巧、教学特色以及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青年教师不但可以激励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和钻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青年教师之间还可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