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和统计能力的重要课程。文章从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论文关键词】统计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统计理论和方法已经在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个人投 资经营决策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统计思维、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政府、企业和公民必不可缺的基本工具。统计学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许多专业 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一定难度。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作用,提升 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的学科,学习统计学思维、理论和方法,对于其系统掌握专业能 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以及质、量互变的 界限和规律性。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可以了解和掌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综合指标法、动态比较法、统计指数法、 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统计预测等等。 一、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由于统计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即内容枯燥、统计理论比较难懂、统计公式繁杂、统计方法较多等,在大学的统计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学生听不懂、学 习积极性不高、使用统计方法不合适、统计思想不理解等诸多问题。为此,许多高校一直在努力推行和开展统计课程实践教学,用生动的实际案例说明枯燥的理论、 用数据计算促进公式记忆、用实地调查丰富课堂教学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高校对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主 要体现在:如描述性统计教学过程中,运用EXCEL软件,利用国民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各种描述性统计指标如集中趋势指标和离中趋势指 标,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基本态势,形成一些研究报告;如回归分析理论教学中,要求运用本地区经济发展数据,建立经济回归模型, 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机理;如统计指数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统计指数的理论和计算公式,运用上海或深圳证交所的股 票交易数据,编制股票交易指数,亲身体会和了解股票交易指数的功能和作用;模拟实验法在统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利用统计实验室,采用统计软件,使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以便学生的理解与掌握[2]。这些对于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实践,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统计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本文 基于浙江省教育厅每年举办浙江省大学生统计方案设计大赛的学科竞赛,试图探索一条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为主线引领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教学方法,丰 富了现有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随着高等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实践教学慢慢被重视起来。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依然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实践教学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3]。实践教学环节经常被习题课、实验课等代替,容易流于形式,既便有实践教学也是手工操作与计算,统计软件如SPSS、SAS等应 用较少,学生缺乏对统计思想的理解,统计技术和应用能力相应也得不到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