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析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时间:2016-03-29 08:50 点击: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翁,才能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在上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要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翁,才能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在上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进而成为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四)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在课堂上应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另外告诉他们计算机发展的快速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探索未来的欲望,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创新设计课外作业,积极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在中学老师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计算机的爱好者,所以他们往往都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还 会对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其他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对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求知欲,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 动,对这些学生加强培养,给予正确的引导,进而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学有所长。
  (六)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飞速发展,当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中学计算 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主义教育,不断地加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相互联系,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力争培育 出敢于质疑、不断创新、见解独特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计算机老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克服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 些障碍与难题,加大对此的重视力度,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简永强.浅论中学计算机的素质教育[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2]文先慧.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3]张大科.中学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2(1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