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农村初中教师的闲暇生活境遇及闲暇教育路径(3)

时间:2016-03-21 10:09 点击:
三、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教育的路径选择 闲暇教育是一种提高、充实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通过闲暇教育,传授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念,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成为一个有理

  三、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教育的路径选择
  闲暇教育是一种提高、充实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通过闲暇教育,传授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念,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精力充沛与生活愉快的社会公民。长期以来,闲暇教育在农村初中教师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亟须改进农村教师教育,加强对农村初中教师进行闲暇教育。
  (一)提高闲暇生活意识,加强闲暇生活规划
  农村初中教师对闲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闲暇的认识存有误区。因此,在对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让他们纠正闲暇生活的意识偏见和行为偏差,正确认识到闲暇生活的社会价值。闲暇是"学习"的特殊形态,它既不是"学习"的对立面,也不是简单的身心恢复,而是"诗意的学习",是人的精神家园,闲暇教育就是发放通往人类"自由王国"的人场券。[16]闲暇"不是简单的时间的消磨,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一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17]。积极的闲暇生活不但可以寻找快乐、增进健康、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还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反映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活历程。其次,要让农村初中教师树立科学的闲暇观,加强闲暇生活规划。通过闲暇教育让农村初中教师自觉地将消遣与提高、娱乐与学习、休息与健身、游玩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个性与实际情况选择适切的闲暇生活,自主地掌握闲暇时间,合理利用支配闲暇时间,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使闲暇时间高效率地、最大限度地为己所用,达到充分培养个人兴趣、展现个人风貌、施展个人才华的目的,使之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修养身心、放松自己,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享受生命乐趣,迎接生涯挑战。[18]概言之,农村初中教师要走出闲暇生活的认识误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闲暇生活,积极参与闲暇教育,提升闲暇生活质量。
  (二)加大闲暇生活投入,完善闲暇生活条件
  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
  工程,它需要地方政府、农村学校和农村社区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当下,我国农村初中教师收人水平偏低,这已成为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地方政府必须树立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充分认识闲暇生活对于农村初中教师整体发展的价值意蕴。笔者建议,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过程中,设立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教育专项培训,列支闲暇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以政府行为来切实加大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经费投人力度。农村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领教师的闲暇生活。一方面,要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给教师松绑、减轻教学负担,把应有的闲暇时间还给教师,赋予其充分的选择与决定闲暇的自主权,使之更好地享受闲暇生活。另一方面,要从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发适宜的闲暇资源。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健身房等设施在闲暇时间应尽量开放,充分发挥作用。学校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教师的特点与需求,组织科技、文艺、体育、读书等各种活动,为教师创设各取所需、自由参加、在愉悦中获得生命关怀和专业成长的闲暇文化氛围。农村社区要完善农村初中教师居住区的闲暇设施,完善文化广场、健身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开设"农村阅览室"、"农村健身广场"、"农村俱乐部"、"农村教工之家"等闲暇场所,创设优质社区环境,丰富闲暇生活内容,提升闲暇生活质量。[19]
  (三)拓展闲暇生活领域,融入农村社区文化
  农村初中教师,作为长期身处农村地区的知识群体,本应与农村社会文化发展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担负传承与创新农村文化、有效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元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农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责任。但由于其长期缺乏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广泛互动与联系,使之失去了乡土的滋养,逐渐蜕变为单纯的"教书匠"或"孩子王"。因此,闲暇生活教育要引导农村初中教师融人农村社区文化,通过加强与当地农村的文化对话,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新以及现代文化的引人传播与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要培育他们参与精神、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践行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成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2〇]要求他们深人整合传统农村民俗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突出乡村纯朴、真切、野性的独有魅力,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并引导农民摒弃落后的价值观念,如生育观、生态观、法制观、消费观和休闲观等,引导农村文化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要求他们具有为农村培养新人,并与他们一道传承乡土历史文化的积淀,将新文化合理地融人农村社区生活,动员与发动农民,组织建设与塑造一个新的农村精神,传播、理解与发扬人类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21]变革农民陈旧落后的价值观念,建构新的核心价值体系。概言之,在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教育中,要转变农村初中教师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角色,拓展他们的闲暇生活领域,促使他们积极融人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农村知识分子文化使命的自觉践行者。
  (四)研制闲暇教育课程,组织闲暇技能培训
  闲暇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闲暇教育目标而选择的闲暇教育内容的总和,它的研制是实施闲暇教育的基本条件。通过课程化的设置,可以使农村初中教师更好地将闲暇教育理念渗透到闲暇生活之中,提高闲暇教育的效果。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教育课程的研制重在以农村初中教师需求的满足为前提,注意课程内容的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既要尽量涉及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譬如心理健康教育、强身健体、才艺表演、参观游览、人际交往等,以满足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也要针对农村初中教师的闲暇意识、闲暇规划、闲暇知识、闲暇技能及其农村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闲暇活动课程,譬如农村社会公益、农村社会调查、农民生活改造、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村民间工艺传承等。农村初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闲暇需求和闲暇条件,选择适切的闲暇课程。闲暇技能是指闲暇主体进行闲暇活动的能力,分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一般技能指影响闲暇生活状态的基本技能,主要指闲暇时间的管理技能、闲暇活动的选择技能等;特殊技能指从事具体闲暇活动所需的专门技能。[22]农村初中教师闲暇技能相对缺失,所以,应当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有效提升他们的闲暇时间管理能力、闲暇内容选择能力及其闲暇活动开展的专项能力,使闲暇生活更加生动、丰富和精彩。农村初中教师只有自主地选择适切自身发展的闲暇教育课程,积极参加闲暇技能培训与学习,才能丰富闲暇生活的内容、提升闲暇技能,从而促进闲暇生活满意度和闲暇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