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目前,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在高校广受重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中,但教学质量仍有待提升。文章针对高校实践类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进行深入融合,提出了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中。在实施过程中,文章围绕学习资源组织、平台支持、教师活动设计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实践,对微课程的资源组织形式进行了创新,设计了在线平台对教学活动的支持和评价机制,深化教学活动与资源的交互,为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微课程;翻转课堂;网页设计;实践课程 引言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发展新型模式。近几年掀起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成为许多研究者探索、变革、创新教学模式的重点。翻转课堂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课堂上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这一教学模式在美国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成功案例,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从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教师的授课视频,课前的学习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微课程的兴起与发展,使翻转课堂课前学习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最初可汗学院以教学视频为主自带少量练习的微视频,到MOOC以微视频、练习、反馈与评价有机结合的微课程,都通过逐步提升学生课前环节中自主学习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课堂的有效翻转。 "网页设计"作为一门对动手实践要求较高的基础课程,一般采用先讲后练、教练分离的模式开展。在长期的实践和调研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①实践环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在实践课上因规划任务、寻找素材等基础工作需耗费大量时间,因而在课堂内很难提出问题并思考、交流问题,使得宝贵的教师辅导环节流于形式。②不能实施分层教育。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的使用技能掌握不尽相同。如有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非常生疏,因而不能及时跟进教学进度,使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受挫。③由于任务的开放性,导致课堂不能实施丰富的课堂评价和同伴学习活动,不能有效进行小组的合作、交流以及同伴评价。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解决网页设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思路。 一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现状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了颠倒,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沟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部分学校也开展了翻转课堂试验,典型案例有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1]、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教学[2]等。 目前的翻转课堂课下活动主要以观看视频资源为主,但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仅有在线视频资源是不够的。张新明等[3]指出,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前真正地进行深入学习。显然,课前环节中单纯的教师课堂教学视频无法保证学生的自主深入学习。因此,翻转课堂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并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协作、探讨,来完成知识的内化。 微课程的兴起与发展为解决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利用各种学习支持服务如测试练习、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将视频、课件、试题等资源与讨论、交流、分享、评价等过程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支持了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活动的开展。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两者的结合,刚好填补了研究者对翻转课堂模式如何更好地改进课前环节的思考。目前,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某一课程。刘小晶等[4]探讨了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究了如何在高校课堂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指出教学微视频录制、学习支持系统搭建、学习评价机制和教师活动组织是四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张武威等[5]从理论角度提出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性应用,为两者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黎加厚[6]则认为,微课程不能仅作为教师上课配套的教学资源而存在,只有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才能从本质上改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总体来说,目前各研究在结合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两者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方面还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基于多年的实践类教学改革经验,针对高校实践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进行了实践。 二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前和课中活动进行颠倒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Talbert基于自身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将翻转课堂实施分为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和课中(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两个部分。 自翻转课堂传入中国以来,我国教育界也掀起了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浪潮。如黄燕青等[7]认为课堂内高效的学习活动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这是因为,通过课堂内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参与,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的探讨、提问,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化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内化其所掌握的知识。钟晓流等[8]总结介绍了杰姬o格斯丁所提出的基于环形结构的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和罗伯特o陶伯特提出的实施结构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太极文化,结合认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丁建英等[9]通过探讨翻转课堂的内涵,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三大原则,并基于该原则提出课下获取知识、课上知识内化的教学设计过程。 综合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情况,可以看到: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应该把网络学习作为大学课堂的重要补充形式,把交流与实践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与自我反思,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教学的效能。因此,本研究依据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目标,根据长期任教一线网页设计课程的实践经验,在深入实践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的设计以时间轴为基准、以学生学习环节为主线,并将教师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本着先学习后教授、以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将翻转课堂分为课下和课上两个阶段,并具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同时,在网页设计课堂中加以实施和不断完善。 ①课下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新知识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两个部分。课前预习包含首先要学生观看教学知识点相关微视频进行知识学习,然后通过与微视频配套对应的测试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和评价再循环进行视频观看,最后测评检测这一过程,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针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学生还可以在线提问交流。教师则通过Moodle等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情(学习进度、难点、易错点、协作情况)进行及时分析从而调整课堂教学,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讨论,必要时发起话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答疑。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则要为学生布置一些项目任务组织学生拓展探究。 ②课上阶段:教师通过平台统计出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创设不同的情境(问题讲解、自主探究、小组协作解决)、给学生以必要的个别指导。学生则通过教师答疑、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成果展示分享等使问题予以解决,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图1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三结合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内容建设和实施 翻转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而教学模式包含了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组织,是实施过程的重要指导,也是整个课程改革的命脉。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要在资源组织、平台支持和活动设计三方面予以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