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北洋政府时期国立大学校董会制度的探索与困境(下篇)(3)

时间:2015-11-25 14:21 点击:
郭秉文在1921-1923年较短时间内,不断扩大董事会的权力,并一度将东南大学校董会提升到全校最高权力机构。1921年校董会成立之初,其定位仅仅为议事、咨询机构,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所拟简章对校董会主要职权的规定也

  郭秉文在1921-1923年较短时间内,不断扩大董事会的权力,并一度将东南大学校董会提升到全校最高权力机构。1921年校董会成立之初,其定位仅仅为议事、咨询机构,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所拟简章对校董会主要职权的规定也仅是"扶助学校之进行;保管私人捐助之财产"。1923年11月,郭秉文在校董会上建议扩大校董会职权,并修改校董会章程,将校董会一下推到了学校的权力中心,也使得评议会和教授会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自《国立东南大学校董会简章》颁布后,校董会开始拥有决定学校大政方针、系科增废的重大权力,掌控了学校的学术、财政、行政的综合权力,分明被赋予学校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责。董事会关于"决定学校大政方针""决定系科之增加、废止或变更""议决学校其他之重要事项"等职权,均与评议会的职权重复并产生冲突,评议会被架空。1924年3月,郭秉文干脆取消东南大学评议会,而将治校大权集于校董会一身,三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制衡权遭遇破坏。
  董事会成为东南大学最高权力机关之后,对大学的学术自由和民主风气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却起到了约束和钳制的消极意义。在停办工科等多项校内重大决策上,从"讨论一决策一实施"的整个过程来看,并未建立与校内师生进行民主式讨论沟通的渠道,在决策上的集权专断的管理模式,无疑对校董会制度在国立高校的植入实践中,产生了难以弥补的消极意义。1925年,鉴于各方压力,教育部发布训令,认为东南大学校董会"常有侵越权限情事,势将益滋纠纷"①要求其停止行使职权,同时下文嘱东大复立评议会。郭秉文最初的教育独立和学术自由的理论主张,在实践中却遭遇了自身与时代的悖论。
  四、结语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校董会制度是民国教育界一次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改革实践,也是北洋政府在形势所迫下一次被动的教育制度改革。北洋时期军阀割据,政治动荡,经济萎靡,北洋政府在全国影响力极其微弱,教育界不得不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教育制度改革的探索,以谋求教育之发展。然而教育制度改革举措匆匆上马,教育总长频繁更迭,时局变幻莫测,致使这一改革难以在相对平稳的制度环境中进行有效且持续的探索。这一教育制度改革的尝试,成效与失误并存,支持与反抗并存,理念与困惑并存,理想与现实并存,学术与政治并存,即便是以被政府取缔作结,也很难用成败_词简单定论。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校董会制度也是"五四"运动之后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思潮在高校办学方面的一种表现。教育财政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制度运作的话语权。校董会的职权实则分为两层,经济资助是基础职权,在此之上才拥有校务决策的话语权。而当经济资助这一基础性职权遭遇时代困境之时,校务决策的话语权必将遭到严峻挑战。作为国立大学的资助方,政府和校董会都具有国立大学治理的话语权。而政府作为"主要投资者",具有最高话语权,这也是决定国立大学政府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致力于在政府和军阀之外,谋求经费之独立,办学之空间,教育之自由,使得教育独立于政潮更迭的影响之外。然而,国立大学与生俱来的政府化特征,使得国立大学校董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备受掣肘,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里"束铐起舞"。
  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从来都不是独立于时代与政治体制之外的乌托邦。当理想主义遭遇强大的专制传统,教育制度舶来品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异质化生存。产生于美国民主、自由土壤中的校董会制度,是私立学校与生俱来的制度特征,也是美国学校在经济发展、公司化办学、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势下的一种历史必然。作为学校民主决策的最高管理机构,美国校董会较好地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同时,成熟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为校董会的民主运作提供了系统的制度环境。"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②。而北洋时期恰恰缺少个人权力的法律约束,以及系统成熟的制度环境。在封建保守的北洋政府控制下的国立大学校董会,必然受到各种保守制度束缚,并已注定了根植于自由土壤下的校董会制度的贸然嫁接,必然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场域变异,从而导致校董会制度在私立学校原有的民主、自由、制衡的特质遭遇无法逃避的生存困境。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校董会制度,虽是教育界为出于单纯的教育理想而进行的改革努力,实则却成为传统守旧的北洋政府出于对"五四"以来教育独立和学术自由思潮的恐慌和抵制,在缺乏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利用地方政府和民间自发的教育改革契机而实施对抗大学评议会、钳制学术自由、阻止教育独立的管理工具。显然,在这场教育权力的博弈中,教育界无论是国立大学校董会的支持者亦或是反对者,都为此而向政治做出了独立教育者的斗争和呐喊。然而,北洋政府和教育界截然不同的改革初衷,基本消解了这场教育制度改革的效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依然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但国立大学乃至省、市立大学均不再采用校董会制度。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