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学派要素培育与大学学术进步(下篇)

时间:2015-11-20 09:09 点击:
(六)学派的研究对象相同性能够促进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向深层次推进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对这些对象研究的深人程度决定着这个学科的质量和水平。高校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质量的高低不是由参加学科建设的人数多少来决定,也不完全由参加人员的
  (六)学派的研究对象相同性能够促进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向深层次推进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对这些对象研究的深人程度决定着这个学科的质量和水平。高校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质量的高低不是由参加学科建设的人数多少来决定,也不完全由参加人员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而是由所有参加人的心理状态-是否高度认同学科研究对象来决定。在我国高校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实践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科和学术组织(如学院、学系或研究所)虽然人数庞大、高学历的人数所占比例很高,但是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却并无建树,学科内各成员自行其是,没有共同的学术追求。
  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科点缺乏大家认可的共同的学术研究对象,学术组织内各成员的研究兴趣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难以形成共同的研究旨趣。如果在这些学术组织内部能够产生出一个或多个学术流派,那么上述情况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学派的出现将会通过其特有的力量,集聚学术研究方向,学科的研究必然会被引向深人,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自然会逐步上升。有学者在研究美国国际政治理论时也指出了类似的情况,认为理论的"发展特征是研究问题类似趋同,而理论流派五彩纷呈"。[16]若高校能够持续给予多方面支持,学科进人世界一流便指日可待。
  (七)学派共同结成的集体有效地凝聚了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团体力量
  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固然可以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干预和组合,但这种力量往往不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那么,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力量来自何处?如何形成?显然,只有学派这样的组织最方便、最有可能承担此重任。因为学派可以利用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学术组织和学术群体并把这些力量有效凝聚起来,从而有可能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实现突破。
  通过学派形成的这股力量不仅具有长久性和可持续性,而且可以提高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这是因为,学派的学术行为是学者们自觉和自愿行为,他们凭着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而非为了获取直接的个人利益。
  四、促进学派形成推动高校学术发展
  促进学派形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学术繁荣与学术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服务的。学派的产生既可以通过自身的学术活动自然成长,但同时当学派的基本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可通过外界的推力,引导促进其快速成长。
  (一)凝聚学科相同性,促成优势学科
  学派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学科的相同性和相通性,即学派通常是在一个学科内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高校的强大离不开学科的成长和发展,它可以借用学派的力量,加速和凝聚学科的相同性和相通性。高校的这种推动结果必然是某一学科因为相通性而具有更为鲜明的特色,进而在相同学科的不同高校之间产生学科的引领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参与到这个学科建设中来。而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促进以这个学科为基础的学派的蓬勃发展和兴旺发达,该学派的声誉和影响也会随之迅速扩大。
  (二)组建学术团队,汇聚相同或相近观点和学术信念的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在一个学术领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信念是构成学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利用学派的这一特点汇聚天下精英,形成某一学术领域的学术优势,提高学校的学术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形成了规模不等的科研队伍,如果学校能够有意识地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对学科内学术观点相同或相近的学者进行组合,使他们在一个团队内深人地开展学术研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必将取得重大突破。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不仅有助于高校的学科发展,也促成了学派要素的构成,自然会在高校各个学科中产生出一批学派。
  (三)鼓励学者创建理论,积极帮助学者创办学术刊物
  几乎每一位真正的学者都希望在自己的学术生涯内创建一种理论引领学术发展方向,高校和相关管理机构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学者的这种学术动机,进而促进学派的生成。为了让学者实现这种学术愿望,高校和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帮助学者创办学术刊物,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在学术期刊审批困难的情况下,资助学者团体出版系列学术著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在学术界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