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时间:2014-01-13 16:55 点击:
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建筑工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况各异,一条裂缝可能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的。文章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出发,结合工程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裂缝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也在高速前进,相应的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也日渐增多。其中,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这种技术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在具体的工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骨料、其他外加材料以及水等,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一系列问题,硬化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本身变形以及施工因素等会产生众多的微裂缝、微孔隙以及气穴等,有微裂缝的混凝土在受到温差以及荷载等作用时会不断的贯通,最终尺寸较大的裂缝,当尺寸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对建筑设施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直接关系着所建设项目的质量。
  1.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控概述
  1.1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
  裂缝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之一,轻微的表面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而结构裂缝轻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其维修任务量,重则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严重威胁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态有多种,形状上通常有斜向、横向、竖向、网状等;根据裂缝的宽度可分为微裂缝及裂缝,微裂缝是指宽度在0.05mm以下,对结构受力没有影响的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基本类型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动载和静载所引起的;二类是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温度变化、不均匀下沉、受冻、钢材锈蚀、化学反应膨胀等等。按裂缝产生的机理分,建筑物中常见的裂缝基本类型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干燥收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化学反应裂缝、沉降裂缝、受冻裂缝、徐变裂缝、凝缩裂缝、人为裂缝等等。
  1.2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诱因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有关,需要从混凝土物理性能角度,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碳化收缩指的是混凝土水泥的水化物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之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中水泥的各种水化物,含有不同的碱度、结晶水、水分子数量,因此发生碳化收缩的时候,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混凝土碳化所用发生的湿度条件,需要达到50%左右才能具备,碳化的速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在碳化收缩和干缩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开裂。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的时候,大约有1%左右的量,刚开始的时候,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龟裂,随着收缩情况的加剧,裂缝将往钢筋密集的地方分布。混凝土的水灰比超标,也会引起塑性收缩,水泥用量多、用水量多、表面失水、外加剂保水性弱、振捣不足、粗骨料少等,都是引起塑性收缩的常见原因。凝土中的水泥沙石的环境干燥或者潮湿,容易出现干缩或者湿胀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出现干缩现象,是在混凝土第一次干燥以后,发生收缩或者膨胀变形的部位,部分是可以恢复的。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的过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引起收缩的因素也很多,譬如水灰比、水泥强度、振捣、骨料种类、水泥用量、水泥含量、结构养护、配筋数量等。
  2.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2.1采取措施防止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首先应该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增强建筑工程基础的刚度及整体性。比如避免设计超长的大型建筑,不得已时应该设置沉降缝;建筑形状尽量整齐、规则,尽量避免过于复杂;尽量避免建筑高差过大,不得已时,应该在建筑高度变化的部位设置沉降缝;设计时应该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合理布设横墙,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圈梁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其次,加强地基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降。建筑工程施工前应该根据建址的实际地址情况、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特点、建筑物荷载分部特点等采取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对于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必须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2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质量是裂缝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主要由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合而成,这些原材料的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保障。首先,水泥的质量必须合格,不得有结块硬化等质量问题;其次,砂石料的强度、含泥量、级配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要求;混凝土拌合用水应该采用自来水、地下水等饮用水。加强配合比设计控制。施工前,试验室应该根据实际采用材料的情况,进行配合比试验,并优选出一个最佳的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避免开裂。加强拌合控制。现在城市建筑施工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时项目部应该派技术员驻厂监督。主要控制其拌合时间、料仓是否串料、配料计量是否准确,并对新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查。加强运输控制。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做好运输路线布置,应该尽量避开交通拥挤路段,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施工。天气炎热时,应该采取遮阳降温措施;在冬季施工时,应该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应该进行质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该退回,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直接往罐车内加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